www.021c.cn
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小说介绍
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_银杏花开

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

闻松听涛

小说主角: 孙红波 贾翠娥 红波 张彩铃 王虎 红杏 陈小静 张金铃 孙红娟 张娟

相关标签: 玄幻 奇幻 都市 言情 青春 校园 纯爱 玄幻奇幻 青春校园 推荐

最后更新:2023/7/3 10:49:28

最新章节: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章节 第200章:下辈子当你女人 2023-07-03

小说简介:野猪坪,因出产美女,又叫女儿洼,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山沟,人们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一天一个盗树贼的闯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看他如何智斗仇人,实现抱负,如何纵横花丛,盗取芳心不一样的乡土,不一样的暧昧,尽在女儿洼,请大家收藏打赏,多多支持!@各位书友要是觉得《修行的年代》还不错的话,请不…

内容摘要:在秦岭山麓深处,一条由关中通往商南的古道边上,有一个几乎被世人遗忘的山村,叫野猪坪,因盛产美女,又叫女儿洼。这条古道在唐朝时,每日商贾不断,唐代大诗人韩愈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现在的古道已少有人迹,过往的车辆行人,都走国道,古道成为当地农耕采药的一条山道,随着岁月更迭,雨水冲刷,古道多处断裂,路边杂草丛生,崎岖难行,渐渐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了。古道已经被人门遗忘,古道边上的野猪坪,更不会被人门熟悉,从古道要进入野猪坪,还要翻十余里的山路,山外的人不会去野猪坪,野猪坪的人除了去买一点生活必需品,也很少有人出山。野猪坪山峦纵横,绵延jiāo错,人门依山而居,房屋星罗棋布,分三处居住着近百户人家,主要有张姓人家,住在南洼,王姓人家住在北洼,西洼有三十多户人家,都是杂姓。多年后,一名摄影师航拍到这里,仔细看过野猪坪的地形,不由暗暗赞绝,野猪坪的地势,就像一个女人的怀抱,暗含yùn育生命的意思,摄影师专程找到这里,历时一月,走遍了这里的角落,探寻生命的意义。大山上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大多都是华山松和白皮松,有一面坡上长满了刺槐,一到槐花盛开的季节,整个野猪坪都弥漫着槐花的芳香

TXT下载:电子书《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txt

MP3下载:有声小说《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mp3

开始阅读第1章 野猪坪 有声小说第1章 野猪坪 下载APP绿色免费APP 相似小说类似小说换源

第200章 下辈子当你女人 第199章 场血战 第198章 亲上加亲 第197章 小舅子当定了 第196章 张娟丽的心事 第195章 双方械斗 第194章 破坏了风水 第193章 孙红波报警 第192章 见了美女就紧张 第191章 想让他当弟弟 第190章 请客送礼 第189章 想偷就偷 第188章 电杆丢了 第187章 张木匠不同意 第186章 赶走了黑八 第185章 真拿你没办法 第184章 不是尿泥捏的 第183章 司机就这德性 第182章 回野猪坪 第181章 老同学 第180章 非报仇不可 第179章 抢救红杏 第178章 双方剑拔弩张 第177章 不谋而合 第176章 张金铃出嫁 第175章 下马威 第174章 办了一件蠢事 第173章 换一下味道 第172章 想当干儿子 第171章 家贼难防 第170章 拿捏王牛 第169章 望远镜里的风景 第168章 帅和你有关吗? 第167章 再出坏招 第166章 要干大事了 第165章 消除误会 第164章 小插曲 第163章 个条件 第162章 半个妹夫 第161章 乡长祁军 第160章 起进城 第159章 想歪了 第158章 再次试探 第157章 负罪感 第156章 自己的孩子 第155章 孙红波的杀手锏 第154章 英雄救美 第153章 终于随了心愿 第152章 大峡谷 第151章 你还是男人吗? 第150章 光说没用 第149章 这是谁 第148章 张木匠收徒弟 第147章 面子不够大 第146章 各怀心事 第145章 恩将仇报 第144章 让毒蛇咬了 第143章 这个本下的够大 第142章 内心世界 第141章 蚊子喜欢的女人 第140章 祁红的心思 第139章 管好你自己 第138章 祁红来了 第137章 吓尿裤子了 第136章 血战群狼 第135章 慵懒的银杏 第134章 进山打狼 第133章 明事暗做 第132章 在子弹上做手脚 第131章 谁怕谁 第130章 找王牛借枪 第129章 难缠的主 第128章 要把杏园收回来 第127章 和美女同车 第126章 鱼目混珠 第125章 旧情复燃 第124章 把红杏惹了 第123章 良心发现 第122章 大家都在变 第121章 斩断情丝
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相关书单
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类似小说
女儿洼全文免费阅读书评精选
自遣〆
看了几章,描写可以,但有点懵逼,直呼“汉献帝,刘协”说汉献帝居然毫无感觉,这不是谥号吗???关注点全在刘协,表示无语。。。
紫辰
汉朝的盐也是很珍贵的好吧,哪来的淡盐水啊!!!................wushizi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殇(ˇ璃ˇ)恨
反正都是没有,,,,,这小说也是够了,,,,,无语,,,这么烂,,,有毒,,,,作者无三标,,,,,,,,,,,,,,,,,,,,,,,,,,,,,,,,1,
没毛的刺猬
。。。。。。。。...。。。。。。。。。。。。。。。。。。。。。。。。。。。。...。。。。。。。。。。。。。。。。。。。。。。。。。。。。。。。。。。。
殇(ˇ璃ˇ)恨
反正都是没有,,,,,这小说也是够了,,,,,无语,,,这么烂,,,有毒,,,,作者无三标,,,,,,,,,,,,,,,,,,,,,,,,,,,,,,,,1,
星夜流光
首先构思不错,很有意思,其次,希望作者坚持写下去。。。。。。。。。。。。。。。。。。。。。。。。。。。。。。。。。。。。。
言君
你的才能是不是按照历史正轨料敌先机来唬人 还有搞什么科举制度 然后又是马蹄铁 马鞍 最后火药 那就真没看头了 你居然比外国军事政事民事领先一千多年 最后你是不是要搞人人平等一夫一妻制 我只能呵呵了 你有这本事没?士族一人一口水就能把你淹死。
zssq0587
这本书特别的好看。是我喜欢看的类型。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作者也特别的有文采。值得大家看一下。谢谢大家!
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万恶的五十字!
BlueMangO
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没什么看头,主角光环太严重,和曹贼或者是老狼的董卓大传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不光是文笔上比较糙,而且情节构思上也乱七八糟,感觉就是胡乱安插人物角色进去,想怎么编就怎么扯,一点三国真实感都没有…写李儒背叛董卓、没写戏志才直接跳到郭嘉、什么关羽、赵云、贾栩、程昱、颜良、文丑、田丰、沮授、许褚都从出生后拜倒在所谓主公名下,干脆一出现就统治宇宙多好…我真是够了…
方想门下食客
太小白,性格太单调,太流水账,但还是勉勉强强可以接受,如果看过斗破的同人,斗罗的同人,感觉差不多。毕竟作者水平不够。
mouse
如题前面还好。后面动不动就悲伤!像个女人,还有左慈也没个交代,长生之术?。。。。。。。。。。。。。。。。。。。。。。。。。。。。。。。。。。。。。
zssq8273
很多人物结局没交代,开头男主在幼儿园出车祸时不是都想起来了吗,然后开始回忆的吗,到最后怎么也没想起了。前面写的真好,冲开头才坚持看完的。结局太牵强了,很多坏人的结局都没有。
一颗泡椒味的茶叶蛋
后面把失忆的男主写的太蠢,居然直接去问幕后黑手是不是她干的这种蠢事都能做出来,我也是醉了,既然是高智商男主能否写的行为象一点
小岭神
。。。。。。。。。。。。。。。。。。..好像后面那女的。。。。。。。。我还没看完。。。。。。。。。。。。。
常聪明
比电视剧好看太多了!果然任何作品一旦改成电视剧就变味了,里面侯亮平还蛮好的,电视剧演的就有些过分了,包括祁同伟陈海都很立体,让人看透世态炎凉。
程某某
加油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一定很厉害 有的可能会被删减 希望不要被砍的太厉害 还有湖南卫视放的电视剧有点怕是周播 那就完犊子了
眼角179°的忧伤丶
我看的电视剧,然后找的小说,特喜欢李达康书记这个角色,这是一个能够代表中国一部分父母官的形象角色,他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却不墨守成规,行事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绝对称的上是优秀的共产党人!
浪迹天涯
这几天,周围人许多话题都是这部电视剧的内容,都在推断几个大人物的结局,都希望贪官的下场越惨越好,当然最终的结局也是人心所向,皆大欢喜。
对于本书描写,最喜欢达康书记摇窗冷视候亮平那段,不下一次的在脑中设想那样的真实场景,电视剧是很难拍出效果的,当然个人理解不同。
书中最喜欢祁同伟,有性格有主张有追求有目标有气魄有胆量,八面玲珑能屈能伸,国内国外黑白两道通吃,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品学兼优敢爱敢恨,在自己救命恩人家里开枪自杀这个结局也很完美。
海州散人
这一切都要从高小凤背熟的书说起:《万历十五年》
这本书在小说中的描写很是突兀,二高的爱情由此书而起,简直就是三流蹩脚的地摊文学桥段!电视剧里更是为这本书拓展了戏份,还特意在剧中让赵瑞龙告诉观众是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简直算的上有点儿用力过猛呢。但这一切都不是没有目的的。
翻开《万历十五年》,你会发现,人民的名义这部剧,完全可以称之为《万历十五年的名义》,大部分重要角色,都在这本书里找到原型。当然,剧中人物来源于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的交织,有些事迹也不是一一对应,甚至正邪忠奸也显得模糊,但正是这些事迹构成了故事的骨架,就让我们翻开书本来看一看吧,先看戏份最多的正面领导,李达康,活脱脱一个大明首席活太师-张居正。
张居正张江陵,籍贯是江陵,江陵是哪里?荆州嘛?荆州乎?京州乎?张居正被誉为千古一相,以锐意改革著称,他不仅是明朝的唯一大政治家,也是汉朝以来所少有的。诸葛亮和王安石二人,勉强可以与他相比。诸葛亮的处境比他苦,不曾有机会施展其经纶于全中国。王安石富于理想,而拙于实行,有本事获得宋神宗的信任,而没有才干综核僚佐与地方官的名实。从历史大局看,张居正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但同时,只要梳理下明代历史,我们便会尴尬的发现:张居正各项主张似乎都是前人曾经说过、做过的。而他唯一超出前辈让自己成功的地方,似乎只有他那将大明朝的官僚机器的运行效率驱赶到最大的严苛而已。这样的严苛也让张死后险些遭到鞭尸。
身后众人对张居正价不一,但我以为以当年明月的评论最为贴切:“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这段考语,用在李达康身上可不是恰如其分么?
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别忘了著名的《海瑞罢官》,那么海瑞又是谁?侯亮平吗?不不不,我们剧中的清官另有其人,易学习啊,活脱脱就是照这海瑞这个人物刻画描写的。海瑞当然是大大的清官,易学习也是,一样的清,一样的穷,可仅仅这样就能说易学习等于海瑞么?当然不仅仅如此,易学习先是担任下级官员,后来担任纪委书记,海瑞先担任淳安知县,后来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都察院是什么地方?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与刑部、大理寺并称三法司,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说白了就是明代的纪委。海瑞做佥都御史被排挤后罢官了,之后还想要再复出,就写信给张居正,张居正是怎么回复他的呢?张居正回复说:“三尺之法不行于吴久矣。公骤而矫以绳墨,宜其不堪也,讹言沸腾,听者惶惑。。” 翻译一下:“国家大法在您那地儿早不灵啦,您突然严打,恐怕不成啊,造您谣的开了锅啦,听众也被搞迷糊了。”,这不是和易学习和李达康最后一次席间谈话如出一辙么?不光如此,海瑞从此被雪藏了十多年,直到张死后才有机会继续干纪委的工作,当然,易学习是先被雪藏,后干纪委。而海瑞曾说过张居正“工于谋国,拙于谋身”,正如易学习说李达康会工作不会生活,得罪人多,也是个很孤独的人。不仅如此,这海瑞在淳安知县任上还干了件旁人不敢干的事儿,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跑他的县来飞扬跋扈,被海瑞吊起来打,还没收了大量现银,海瑞再给胡总督去了封公文声称,这个胡公子必系假冒,因为总督大人节望清高,不可能有这样的不肖之子,也不可能拥有这么多的金银财物。我们的易学习易书记,不是也在吕州拆了赵公子的美食城,还把电话打到赵立春家里了么?
来说说反派,最大的反派自然是赵立春,赵立春这个人物对应两个人:自然是有个混账儿子的胡宗宪与当时的副国级国家领导人,同样有个高智商儿子的严嵩了,作者借高小琴之口赞赵瑞龙就算不拼爹也能成大事,而严世蕃也被称为嘉靖第一鬼才。嘉靖四十四年(1565)三月辛酉,严世蕃和罗龙文被验明正身,押赴刑场,执行斩决。这位才学出众,聪慧过人,却又无恶不作,残忍狠毒的天才就此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同样赵瑞龙也最后被判处死刑。
还有个反派,得是高老师吧?那高老师穿越回万历十五年会是谁呢?这个有趣的结论就是:高老师就是高老师。高拱。这位“救时名相”在出仕之前,还真的就做过八年老师呢。高拱是在张居正之前做的首辅,又同样都是受前首辅徐阶所提拔,高不光在“大梁书院”当了八年老师,后来还做了国子监祭酒,相当于国立大学校长,在这期间,张居正也当过他的副手,国子监司业,不正如吕州时高李之配?高虽然也锐意进取,也曾搞过隆庆新政,但因诸多因素,成了张居正的老对头。
高同样也是理论家,在“义”和“利”的问题上,认为“苟出乎义,则利皆义也;苟出乎利,则义皆利”,只要摆正义和利的关系,言利也不是不好,痛斥了“君子不言利”的迂腐观点。
高拱高老师对一位军事牛人的利用,就很有见地,殷正茂,嘉靖二十六年进士,虽是文官出身(学生会主席?),却极具军事才能,多次领兵出战,从无败绩,被认为是一代名将。
隆庆四年(1570),永不落幕的两广叛乱再次开演了,朝廷派了几个人去都被打了回来,于是高拱一拍脑门:“没办法了,派殷正茂去吧!”为什么实在没办法了才派他去?原因很简单,他太贪。这位兄弟虽说很有才能,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贪污犯,原先当地方官就吃农民赋税,到军队后就吃士兵的军饷,明代贪污不算什么大事,但殷先生却贪得天下皆知,贪得名闻全国,着实不易。无数人劝告高拱,人你可以派去,但军饷你要看紧!高拱说:“不用派人,所有军饷直接拨给殷正茂就是了。” “我拨一百万两军饷给殷正茂,他至少贪污一半,但以他的才能,足以平定叛乱,如果我派一个清廉的人去,或许他一两也不贪,但是办不成事,朝廷就要多加军饷,这么拖下去,几百万两也解决不了问题。”
这殷正茂像不像我们的公安厅长?像,但不全是。这就要说到《万历十五年》里面那位牛人了,谁?自然是戚继光,我擦,戚继光谁啊,民族英雄啊,可是历史界中,戚继光也是照样贪的,不光是贪,潜规则也玩儿的麻溜,历史上戚家军赫赫威名,这个戚家军不单单是因为主帅姓戚,当兵的也有不少姓戚,义乌戚家军,可戚继光是哪儿人啊?山东蓬莱,八竿子打不着啊?这就是戚继光善于认同宗的功力了,戚继光到义乌招兵,在义乌稠城西门碰到同姓人,在一起叙述同族之情谊,十分自然,我们的公安厅长不也是有一大家族人么,要把村儿里的野狗都弄来当警犬么?戚继光原配王氏彪悍,但一直未育有子女,戚背着老婆在外买包了三个妾,儿子都能打酱油了才让王氏知晓,后来戚继光跟着张居正倒了霉,王氏弃他而去,戚后来潦倒病终,十分凄凉。我好像前面还没提到我们公安厅长的名字吧,祁同伟,仔细看看,同伟,继光,名字还挺对仗的,而现在这河北商林乡北宗村,有戚继光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除了戚墓以外,还有一个传说“ 戚继光的后人就留在了这个村子里,为了避祸,均改姓祁 ”。
陈岩石是什么背景?陈言实,从名字里就看出来了,大明最有名的言官群体嘛。岳飞名言“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是朝廷之幸,可我们大明倒好,文官虽然不贪财,可也不怕死了,小说作者近与画蛇添足的让侯亮平在电视里说了这句话:你不会杀了我,你读过明史,应该知道大家巴不得以死来换个好名声,你是不会成全我的。于是武官就和他比谁更不怕死了,一枪把自己爆了头。这文官不怕死后来倒成了对大明言官生态的一大讽刺。大明朝言官热衷于干啥,不停的表现自己的政治正确,只要你有想法,可以尽管说出来,不要害怕得罪皇帝。因为在明朝,再残暴的君主也不愿背上“昏君”、“杀谏官”的骂名,实在气极了,最多也只是“廷杖”——在言官的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而已。 因此,明代言官立论唯恐不偏激,言辞唯恐不夸张,往往凭借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就极尽耸人听闻之能事。他们关心的并非所论是否属实,而是能否凭借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一举成名。
给人“挑刺儿”是最容易的事情,再完美的人,也能挑出个毛病,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七大姑八大姨家的事,总能和你联系在一起。你在位时骂你,罢官后还要骂你,活着骂你,死了还要骂你,好像不把你搞臭,就显不出这些言官的水平。
领导们都在说依法施政,依法维权,大风厂最初按照法院判决理应拆迁,陈言实既然是法律工作者,怎么不想办法从法律层面解决问题?授权书是伪证他不是不知道,完全可以做做文章嘛。结果他完全不顾实际情况,动不动就去找小金子打小报告,给孙连城扣上懒政官混子的帽子,导致孙被解职,你陈老的良心呢?
那么说来说去,连孙连城也在万历十五年里面有戏份?有!当然有,这就是被喷为“不作为”、“首鼠两端”、“懒政之源”的万历首辅,申时行,明朝唯一的状元首辅。前任几位首辅徐阶高拱张居正都和贪脱不了干系,申居然毫无贪名,这在当时的政坛实在是一股清流一朵奇葩。在很多方言里孙和申发音相同,孙连城,不就是申廉丞么?申时行是一个谦虚温和的人,相比与张居正的大胆激进。申时行在文渊阁八年,被人批判是一张白纸的功绩。然而一张白纸的功绩不就证明国家一切都已纳入规范,机构运转正常吗?这八年申时行更多的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原则在调和皇帝与廷臣之间的关系。申时行一直在暗中扮演着自己和事佬身份。他信奉的是“ 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他为首辅年间天下太平。这个太平宰相不是一般人能够作到的。
这就是申时行的过人之处。有一个故事可以说明申时行的处事方式:在明代,许多退休回家的官员都要买田扩宅,采取的方式多市强取豪夺,所以民愤极大。申时行也想扩展一下他的房宅,他的邻居是一个做梳子生意的木匠。申时行先同这个邻居商量,但这邻居不买他的帐。有人提议通过官府强买,但申时行不同意。他想到一个办法:让管家到这家梳子店买了很多梳子,每当有客人来时就赠送一把,并称颂这梳子如何如何好。逐渐这家梳子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特地到他店里来买梳子的人络绎不绝。但生意好带来的问题是店面太小,必须另找一块地方扩大经营规模。于是店主主动找到申时行,请求他买下其店面。这样申时行在两三年时间用他惯用的方法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就是申时行的处事方式。用温和的方法达到双赢的目的。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对他颇多肯定,“申时行用恕道待人”,“有阳刚有阴柔,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官集团与皇帝之间的矛盾”,这是说他的平衡。申时行却又是被当时的言官和后世的“言官”们骂的颇多的,不光骂他不作为,还骂他把皇帝都带坏了,说28年不上朝的“万历怠政”就是他申时行的“留中”馊主意给搞出来的,那么这个“章奏留中”是个什么玩意儿呢?说白了就是当时言官七嘴八舌干涉皇帝选谁做太子,历史上著名的“争国本”事件,而且平时言官们就吵吵,万历觉得烦啊,申时行干脆就建议,不想搭理的奏章,就留在宫中不必立即批复。这下不就是得罪了言官们么?于是大家都喷是申时行把万历给惯懒了,可事实真是如此么?得罪了言官系统,人家还不得把你编排死?确实,万历帝并非批复所有的上疏,而是有所选择的。但笼统的说成不批则是不对的。尤其是在后期,凡是万历帝认为比较重要的,他都会给予批复,至于那些留中不发的上疏,有很多即使批复了也不过是徒然引起不必要的争吵漫骂,还是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认为万历帝“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以顽强的意志和臣僚们作持久的对抗”的黄仁宇也承认万历大部分情况下仅仅是对那些递补职位空缺,以及沽名买直,搬弄是非,动辄抗议漫骂的上疏不加批示,“除了不理上述性质的文件以外,他照常批阅其他奏疏。要真是懒政了,那著名的万历三大征,还怎么打的赢?28年不开朝会,要是国家领导人消极怠工,国家居然没垮,那是什么样的奇迹?
大明经洪武永乐之后,皇权已经不那么强势,如果说宋朝开始资本主义萌芽,那么言官活跃的大明可以算得上民主萌芽的时代,朱劳模废除丞相自己事必躬亲,他儿子朱棣觉得擦,这样不行啊,还是得有帮人来处理事务啊,于是给子孙又办起了内阁,到了万历年间,是内阁权力极盛的时期,张居正改革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张居正的实际上已经接近于现代首相的地位。
这是建立在什么样基础上?制度。皇帝在治理国家问题上不再是说一不二, 康梁吹捧的君主立宪,差一点儿就提前三百年实现了。但是在张居正之后,他的严苛所造成的后果也渐渐显露,申时行只能调和矛盾,祈求现行体制发挥最大作用,他就是最大的和事佬。王世贞给申时行的评价是“富有积蓄,不近悬崖,不树异帜”这种看似富有轻视的评价,也正好说明了申时行谦谨的品性,同时申时行始终秉持道德上的操守,在德行上也可谓是典范。孙连城也同样是个守规矩的人物,他同样希望用现行体制现行的规矩能发挥最大作用,他打哈哈,不过是希望少些争议,多些实际,他希望大家都能守规矩,这样的循规蹈矩,自然不符合陈言实之类人的价值观正邪观,这些人往往是口口声声向往民主,而当民主真正到来的时候,需要大家都受规矩的时候,他们就巴不得都有个省委书记的干儿子了。大明朝还有一个励精图治的勤勉皇帝,宣宗朱瞻基,他北击蒙古,撤兵安南,他任内改革了经济,还办了中国第一次扫黄,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基于此,所以史家把这段时期称为“仁宣之治”。就这样一个皇帝,却又一个特殊的爱好,斗蛐蛐儿,《聊斋志异·促织》便有记载。所以,这个“太平天子”,在后世民间,就被戏绉为“蟋蟀皇帝”。
所以啊,宇宙区长孙连城,你并不孤独。